预制菜监管新规出炉:生产过程禁止添加防腐剂

  预制菜,这一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食品品类,近日迎来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。市场监管总局、教育部、工业和信…

 

预制菜,这一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食品品类,近日迎来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。市场监管总局、教育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,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。

根据这份《通知》,预制菜被定义为以食用农产品等为原料,经过工业化预加工,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份文件明确规定了预制菜的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添加防腐剂,这一举措旨在确保预制菜品的食品安全,维护消费者的权益。

同时,《通知》还对预制菜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划分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并不纳入预制菜的范围,而仅经过清洗、去皮、分切等简单加工的净菜类食品,尽管属于食用农产品,但也不被视为预制菜。此外,速冻面米食品、方便食品、盒饭等主食类产品同样不属于预制菜范畴。

在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,《通知》也着眼于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文件要求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,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,并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。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提高预制菜行业的整体水平,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。

此外,《通知》还鼓励在餐饮环节大力推广使用预制菜明示,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这一做法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识和了解,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
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化的产物,近年来在市场上迅速崛起。然而,随着其市场的不断扩大,对其食品安全和质量的监管也显得尤为重要。此次《通知》的发布,无疑为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
关于作者: 食品健康网

为您推荐